7月6日至10日,济宁教育学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专业发展专题研修班在陕西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此次研修班汇聚了济宁教育学院的领导及全体骨干教师,以及陕西师范大学干部培训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推动教师专业发展迈向新高度。

研修班的课程设计丰富多样,涵盖了前沿讲座、观摩教学、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红色教育等多个环节,旨在全方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在为期5天的研修中,参训教师既感受到陕西师范大学“教师成长摇篮”的深厚积淀,也沉浸式学习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从开班仪式上领导的殷切嘱托,到每日课程中的深度探索,从教育博物馆的文化浸润,到红色教育基地的精神洗礼,每一刻都让参训教师们深感此次研修的珍贵与深远意义。
政策领航—明晰职教发展新坐标
开班首日,陕西省教科院高居红研究员以《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形势与政策》为题,从职业教育的宏观政策背景出发,深入梳理了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举措,系统解读了“职教20条”与“人工智能+教育”国家战略。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比鲁陕两地职教数据,参训教师深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职教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高教授的讲座为参训教师提供了清晰的政策导向和理论支撑,使教师们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技术赋能—解锁智能教育新范式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陈卫卫教授的《AI变革:用人工智能解锁智能生产力》的讲座,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的前沿知识盛宴。陈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趋势以及主流人工智能模型,详细阐述了AI的核心能力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从智能备课系统的实操演示,到AI学情分析的案例解析,参训教师亲身体验了“1分钟生成个性化教案”“30秒完成课堂行为分析”的技术震撼。陈教授的讲座让参训教师们对人工智能有了全新的认识,也为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探索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

对标实践—探寻职教改革新路径
研修班创新采用“理论+实践”双轨模式,组织教师深入三所特色院校观摩学习: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装配实训基地的“虚实融合”教学模式,展示了产教融合的典型范式;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博物馆:通过“职教百年展”的文物叙事,重构对职业教育文化基因的认知;西安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智慧客房实训中心的“岗课赛证”融通实践,为会展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落地提供鲜活样本。

素养提升—多维赋能教师课程体系
王艳教授的《人工智能背景下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课程,引导教师们思考如何在人工智能时代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周全丽老师则聚焦《职业院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解析》,通过丰富的案例和专业的分析,为教师们提供了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策略和方法。徐一馨老师的《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赛教融合模式下中职一线教师的成长反思》分享,让教师们对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舆情应对—筑牢校园安全新防线
陕西师范大学滕朋教授的《学校舆情引导与危机应对》专题讲座,滕朋教授以丰富的案例解析,系统阐释了新媒体环境下舆情传播的规律。他指出,学校作为育人阵地,面对信息传播速度快、交互性强的新媒体生态,需建立“监测—研判—回应—修复”的全链条舆情管理机制。讲座中,滕教授特别强调,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不仅体现在信息甄别能力上,更需具备将教育理念转化为网络传播语言的能力。参训教师通过模拟演练,掌握了运用大数据工具进行舆情分析的关键技巧。

研讨分享—AI助力教学新实践
在研讨分享环节,参训教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言,展现了学院骨干教师良好的学习态度和饱满的学习热情。每个学习小组都进行了多次研讨交流,并推举代表在结业仪式上进行了交流发言,分享培训学习心得,表达了对未来智能教育时代的期待与信心,畅想未来工作规划。参训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研修,提升了人工智能运用水平和能力,提高了教育综合素养,收获了累累硕果,更激发了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红色淬炼—赓续教育报国新使命
结业当日,研修班走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开展红色基地现场教学。在革命文物前,参训人员回顾了革命先辈们的英勇事迹,深刻感受到红色精神的伟大力量,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参训人员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坚定了为教育事业奋斗的初心和使命。济宁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韩敏表示:“科技赋能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有家国情怀的智能时代建设者,这次研修不仅是技术赋能,更是一场教育初心的精神洗礼。”


此次研修既是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行动实践,更是学院推动教师队伍转型升级的关键抓手。研修班的成功举办,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实践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树立了新的典范,得到了参训教师们的一致好评。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研修,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还掌握了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知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据悉,济宁教育学院将以此次研修为起点,推动参训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训教学创新等领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智能新动能。

撰稿:吴海菊
摄影:贺宝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