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教育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依托本地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在肖云镇鲍楼村、马庙镇翟庄村、鱼山街道王杰村等地同步揭牌成立爱国主义教育暨红色美育实践基地,构建起覆盖校内外、贯通多场景的红色育人矩阵,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活力。
学生处此前做了大量工作,通过系统梳理金乡县本地革命历史脉络,精选具有代表性和教育意义的红色地标作为合作单位。计划通过系列活动在校外建成以鲍楼村为核心的"红色记忆传承基地"、以王杰村为载体的"英烈精神研学基地"、以翟子超故居旧址群为支点的"党史现场教学基地"三大核心阵地。院长助理陈新国、学生处、督查室以及部分学生代表参加本次系列活动。
翟子超故里湖西第一农村党支部旧址:院长助理陈新国与村干部一起揭牌
王杰村王杰纪念馆:院长助理陈新国与纪念馆负责人一起揭牌

鲍楼村苏鲁豫区党委旧址:督查室主任王广通与村书记一起揭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一处处革命旧址,一座座纪念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都显示出革命先烈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一个个立体鲜活的场景、一个个催人奋进的红色故事,让参观学习的每一个人都被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敢于担当的革命情操所感动,思想和心灵再次受到洗礼!




同学们表示会继续深入学习和发扬前辈们爱国主义精神,始终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红色美育实践,丰富思政教育教学载体,从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深化校地合作协同育人功能,固本培元、凝心铸魂,共同推动“大思政”育人机制建设,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
撰稿:王明海 闫建功
摄影:赵芷若 陈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