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教育学院在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开展了首次“面对面心贴心”活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韩敏亲自坐镇,党委委员李国帅、办公室主任胡金宝及学生处人员陪同参与。

新学期伊始,按照学院党委安排,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处研究制定了院长接待日制度。制度规定,每周四下午15:50-16:30为院长接待来访时间,每次接待日由一名院级领导和两名中层干部轮值。接待来访时,认真做好记录,能解决的问题当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记录在册,留为集体研究或请示上级后予以答复,学院督查室全程监督。为使院长接待日来访制度常态化,学院已将“院长接待日”制度纳入学院常规工作,并欢迎师生监督。
活动开始前,学院通过校园网、公众号、电子班牌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鼓励师生积极参与。活动当天,现场气氛热烈,来自不同学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同学代表,就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校园设施、心理健康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韩敏院长耐心倾听,认真记录,并逐一给予回应。她表示,学院开展此次活动,目的在于通过定期与师生、家长面对面交流,收集第一手意见和建议,为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学院将高度重视每一条反馈,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研究讨论,制定具体改进措施。同时,她承诺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面对面心贴心”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使之成为师生与学校管理层沟通的重要桥梁。

此次活动得到了全体师生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师生们普遍认为,这一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直接表达诉求的渠道,感受到了学院对师生需求的关注和重视。同时,活动的成功举办也进一步增强了学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学院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教育学院开展“面对面心贴心”活动,意在进一步加强学院与师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通过构建多维互动平台,切实解决教育痛点,凝聚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打造有温度的教育生态,让沟通触手可及,让关怀浸润心田,切实提升教育服务满意度,构建家校命运共同体。此系列活动不仅为师生、家长提供了一个直接向院长反映意见与建议的平台,也彰显了学院对师生、家长需求的重视及改进工作的决心。
今后,济宁教育学院将继续深化“面对面心贴心”活动,不断完善沟通机制,拓宽沟通渠道,努力构建更加和谐、开放的校园环境。同时,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撰稿:王明海
摄影:吴迎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