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济宁教育学院!
官网
您当前的位置:
漫话七夕
来源: | 作者:科研处 | 发布时间: 2024-08-09 | 1607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中国传统节日中,七夕节似乎并不是一个受人重视的节日,倒是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却被广为流传。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老人们讲的七月七日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老人们还会神秘兮兮的告诫听故事的每一个孩子,要看一年一次的牛郎织女鹊桥会,一定要躲在葡萄架下偷偷的看,以免惊扰了他们,这倒让孩子们非常的信服,对七月七日的鹊桥会很是期盼,只是每年七月七日下雨的时候比较多,老人们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时哭出的泪水;即使不下雨,又往往苦于找不到葡萄架,于是一直没机会“亲眼目睹”牛郎织女相会时的感人场面;后来渐渐长大,有机会看了由牛郎织女故事改编的黄梅戏电影《天仙配》,虽然是戏曲黑白片,但仍然看的如痴如醉,对牛郎织女的故事更有了一个完整的了解。

牵牛星与织女星暗生情愫,但两人的恋情触怒了王母,王母要惩罚牵牛星。金牛星出来替牵牛星说明,王母非但不予理会,反将金牛星一同贬下凡间。织女星求情不成,被王母锁进云房不得自由。

落入凡间的牵牛星和金牛星化身为牛郎和老牛,织女星则终日独守云房寂寞孤苦。一日,趁王母出巡,织女星为散心解忧,与众仙女前往人间的碧莲池戏水。

化身老牛的金牛星将牛郎引到池边与织女重逢,二人欢喜无比结为夫妻,在凡间开始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并生了一对儿女。

王母出巡回来发现此事,立刻命天将捉回织女,牛郎痛不欲生。老牛安慰牛郎,牺牲自己帮牛郎乘上牛角船,带着两个孩子上天去追织女。牛郎追到织女后,二人决心要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王母不肯成全,气急败坏拔下头上的金钗,在两人脚下划出一道银河,让他们两两相望,仅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才可相会。

从此,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银河上空便飞满喜鹊,鸟儿用自己的身体搭出一条鹊桥,让牛郎织女能够相会。

电影故事并不复杂,对于判断能力刚形成的青少年来说能够非常轻易的看个明白,其中展现牛郎织女男耕女织幸福生活的一个唱段还成了戏曲的经典,为众多戏迷所追捧。“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这段唱词里,新婚燕尔的夫妻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一言一语的“大秀恩爱”,其优美动听的旋律,通俗易懂的内容,易学易唱,以至于在街头巷尾被竞相传唱。

牛郎织女的故事是由位于银河两侧遥相呼应的织女星和牛郎星衍化而来的,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诗经·小雅·大东》里就有牛郎织女的记载,“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意思是说但见天上的织女星,一天七次行路忙,虽然一天七次行路忙,却总也织不成美丽的花样;看那明亮的牵牛星,却不能来回驾使车辆。古代的劳动人民对牵牛织女二星予以人性化,他们把自己的怨愤诅咒之情,移加到像牵牛织女这样的繁星上去,对那些有名而无实的贪婪的剥削者予以尖锐的批判。这时,牛郎织女二星显然还不具有爱情的内涵。晋代已经有了祭祀牵牛织女二星的活动,也有了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记载,晋周处《风土记》“七月七日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织女,言此二星辰当会。少年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奕奕正白气,有光暖五色,以此为征,便拜而乞愿”。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诗编入《昭明文选》而成《古诗十九首》,其中之一《迢迢牵牛星》在神话传说的基础上更具体了故事的情节,更加突出了织女相思之悲苦,思念之哀怨,更加充分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织女渴望夫妇团圆的强烈愿望:“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为后世牛郎织女故事的创作具有较强的启蒙作用。到了六朝时期,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就已经比较完整了,再后来,口口相传,不断地补充演绎,逐渐定型、发展直至被搬上舞台和银幕,成为广为流传的爱情传说。

正因为七夕节有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传说故事,而且仅仅是因为这样一个故事使得七夕节具有了浪漫色彩,于是,就顺其自然为一些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人所追捧,成为了大众较为认可的中国本土的“情人节”。但是一些学者并不认可这样的节日内涵,并相继痛批这是商业炒作。北大教授张颐武在自己的微博中表示,传统上,除了牛郎织女故事,七夕最重要的是乞巧。他说:“乞巧是女孩子向上天乞求智慧灵巧。所以七夕是真正的女儿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白头偕老”的情感,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浓意厚,这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因此将七夕节称为“中国情人节”并不妥当。

的确如此,从七夕节的产生以及民风民俗、历史文化的发展来看,七夕节的爱情元素并不是七夕节节俗的主流,真正的七夕节起源于古人的自然崇拜和妇女乞巧,又被称为乞巧节、七巧节、七姐诞,此外还有双七、星期、巧夕、女节、兰夜、小儿节、穿针节等别称。

一般认为,七夕节乞巧起源于汉代,其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由此记载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乞巧的主要活动则是穿针乞巧;魏晋南北朝时期,穿针乞巧的习俗已经相当的普遍,还出现了专门用于乞巧活动的七孔针,相关史料见于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而且乞巧活动也有了较为固定的场所,《舆地志》记载:“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唐代乞巧活动有了较好的发展,唐诗中妇女乞巧的风俗被屡屡提起,如权德舆《七夕》:“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穿针乞巧依然是乞巧活动的主体,甚至还出现了用于乞巧活动的九孔针,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其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在没有广告媒体的古代,皇室的节日行为无疑就是最有说服力的广告,使得这一习俗在民间也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代代延续;宋元时期,七夕乞巧活动已经相当隆重,京城中还出现了专门卖乞巧物品的“乞巧市”,宋代罗烨、金盈之编辑的《醉翁谈录》有相关的记录:“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虽然文字很是简短,但七夕节前人们购买乞巧物品的情形却写得热闹非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用于乞巧活动的物品,乞巧市上人头攒动、车水马龙,临近七夕前三天更是人山人海,车马难动,“堵车”现象非常严重,有进无出,寸步难行,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乞巧节在宋元时期已经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节日之一。后来,牛郎织女的故事融入到了七夕,乞巧活动便也有了新的意义,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节。 

穿针乞巧的习俗还有一种变体,被称为投针验巧。投针验巧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代《帝京景物略》记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女们在七月七日中午,晒水一盆,水面形成一层水膜后,将绣花针丢进去,针便浮在水面上,观察针在水盆底部的投影,再根据影子的形状来判断是否得巧。

七夕节还有一种较为流行的乞巧方式叫做“喜蛛应巧”。这种方式稍晚于穿针乞巧,由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可知,喜蛛应巧的习俗大致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并渐渐流行于民间,盛行于唐宋元明时期,而且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来验巧;唐代“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视网之稀密验巧;宋代“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视网之圆正验巧,明代则循唐俗“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

七夕节乞巧的习俗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提高发展至今日,已经基本消亡,或者已经变成了一种纯粹的节日游戏,大概是因为人们的乞巧活动的结果并不是太准确,乞巧而不得巧,人们也就渐渐失去了兴趣,于是,乞巧活动也就随之而走进历史的记忆。

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拜是七夕节另一个来源。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知识了解的增多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就有了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文字记载。而且人们对星星的崇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读书人就把七夕叫“魁星节”,也就有了七夕祭拜魁星爷和因为祭拜魁星爷的习俗,人们还演绎出一个有趣传说。相传魁星爷年轻时本是一个书生,他相貌奇丑、麻脸跛脚,常常被人取笑,但他从不自暴自弃,相反还胸怀大志,通过用功读书,发奋学习,魁星爷参加科举考试一举而高中榜首,殿试时,皇帝看他如此丑陋而中金榜,就有些生气,满心想把他刷下去,于是就故意戏谑他,问他脸上怎么星星点点的尽是麻子,他淡然一笑,从容而答:“麻面满天星。”皇帝看他对答如此镇定,不卑不亢,一时来了兴致,就有问他为什么跛了一只脚,他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以及满朝文武无不为他的机智和才学所折服,便录取了他。后来魁星爷以其出色的才华被天庭看中,招其升天做了魁星,被古代文人附会为主管文运之神,成为读书人争相供奉守护神。因为每年的七月七日是魁星爷的生日,于是每到这一天,古代立志于金榜题名的学子们便虔诚的进行祭拜活动,希望得到护佑,蟾宫折桂,独占鳌头。七夕这一习俗,至今也已鲜见,但魁星崇拜的风气并没有消亡,现代家装风水学上魁星位仍然是一个重要概念。

七夕节还有一个我们比较陌生的别称叫“晒书节”。 据史料记载,晒书这一习俗起源于近两千年前的东汉末年。七夕前后正是天气最炎热的时候,也是各家各户忙晒伏的日子。晒伏,就是寻常百姓晒衣服,读书人家还会晒书防虫蛀。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西晋时期,大司马桓温手下的参军郝隆饱学多才,七月七日见人家晒书,他就解开衣扣袒胸露腹躺在太阳下晒肚子,面对别人询问,他说“我晒书”,以示自己满腹经纶,晒肚皮也就是晒书。这说明魏晋时期就有了七夕曝书的习俗。

此外,七夕节的来源还有时间崇拜、数字崇拜、生殖崇拜,节日习俗也是五花八门,像种生求子、为牛庆生、供“磨喝乐”、“拜织女”“吃巧果”等等。但发展至今,无论哪一种习俗,似乎都已经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唯一还为人们津津乐道并口口相传的仅有牛郎织女的爱情传说故事了,在洋节日倍受青睐的今天,七夕节被追捧为中国的情人节也就不足为怪了。

 

山东省“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中职活力课堂‘四维一体’模型构建与育人效能提升研究”课题组  撰稿:申世清